点个赞
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
-
浏览
51
-
分享至
-
0
编者按
1
为什么选择考研?
相信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考研念头由来已久,但当真正要下定决心,至少要拿出半年时间投入备考时,很多人都望而却步。时光不等人,当今职场瞬息万变,对职场人士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像我这种自毕业以来一直都在大型集团工作,但本科学历无明显优势,处于职业转型关键期的女性而言,系统性的管理知识学习、研究生的学历背景、更高格局的处事方式,显得尤为迫切。
2
为什么选择泰祺?
离开校园时间太长,自学考研风险太大。比起对考生自律性要求较高的网课,我更倾向于选择线下面授课,当时选择泰祺基于三点:
1、专注MBA管理类联考,当今市面考研机构鱼龙混杂,而泰祺持续多年、始终只做MBA管理类培训一件事,在专业的纵深度上,我是认可的;
2、服务好评度高,与美的集团联合办学,不少同事曾参与培训,评价不错;
3、地理位置,泰祺是鲜有的在番禺设立教学点的考研机构,持续坚持大半年学习本已十分艰巨,就近入学幸福指数更高。
事实证明,泰祺的确成为我考研路上最强大的后盾。第一手的高校招生讯息、权威的考研趋势剖析、庞大的校友资源库、多年的考研辅导经验、7*24小时无微不至的服务……我收获的不仅只有知识,更多的是彷徨时的指引,无助时的关怀。
3
为什么要慎选考研院校?
个人备考经验分享
1论提前面试的重要性
非常建议参与提前面试,如果能拿到offer,后期笔试压力会小很多。不要小瞧各高校的提前面试,哪怕平时在公司里呼风唤雨的管理大大们,如果没经过刻意练习,吃透提面规则和套路,过不了的风险还是蛮大的,毕竟名校就那么几所,各路高手为了挤进去都使出浑身解数之力。关于提前面试,我个人总结经验如下:
1、专业的提面培训是必要的。体系化的培训不仅全方位对以往各高校的提面规则进行针对性剖析及预测,更重要的是能营造一种面试的紧张感和现场感。另外,修改简历的机会一定要合理利用,亮眼且不给自己挖坑的简历是成功的一半。
2、善用导师资源,寻求同学协作。提前面试,单靠自己一个人拼搏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找准自身定位,尽可能实现优势最大化,适时请求导师的帮助更利于客观认识自己,尤其是一对一实战模拟时,尽可能与导师多沟通。此外,联合同学们集思广益,尽可能充足的准备面试应对策略、海量的知识题库,力求实现1+1>2的效果。
3、组面多模拟。小组面试是提面里的分水岭,哪怕个面表现优秀,倘若在组面里没有争取到关键角色、输出有效论点,面试结果翻车可能性很大。组面成绩=努力+运气,毕竟队友是随机分配,若遇到猪队友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能把控的只有自己。我去年组面一共模拟过5次,2次是泰祺组织的模拟组面,每次老师都会站在考官角度给予优化建议;3次是联合同学自发组织,大家轮流模拟不同角色,每次随机组队,通过互相评价,以不同视角对自身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建议正式面试前一周,进行最后一次组面模拟,查漏补缺,最重要是找到面试感觉。
4、面试院校宜精不宜多。提面学校并非越多越好,每准备一次提面都很耗能,会间接影响到笔试精力投入,正如当时准备厦大提面资料,10道问答题合计1w字,我准备了整整1个月的时间。建议锁定1-2所目标院校,辅以1所院校提前练手,剩余精力还是投入到克服最重要的关卡-联考笔试。
2唯有笔试定成败
面试固然重要,但决定最终是否有书读的关键还是在于笔试。哪怕面试过不了,但如果笔试分数足够高,还是有机会能进入心仪院校的。说来惭愧,我笔试成绩刚过国家线,拿不出太多干货,只能分享若干速成小tips:
1、真题!备考过程很漫长,夯实基础很重要,但时间实在有限的话,那就唯有反复做真题,做透彻做熟练。
2、刷阅读!英语是很多考生难以过去的坎,要克服这个困难,首先得有足够的单词量。我个人倾向于在做阅读时结合句子背单词,更容易了解单词用法,易于记忆。尤其临考前两周,建议每天坚持做2-3篇阅读找语感。
备考MBA,是我2019最重要的决定,很庆幸自己在人生低谷,咬咬牙挺了过来。在此,要特别感谢王芳校长、吴耀鸿校长、刘自立校长、刘燃老师、何清老师、刘军辉老师、田田老师、泽江老师、DJ老师、墨石老师、骆仁童老师、苏娜老师、江枫老师、李艳芳老师、谌德飞老师、唐冰老师……感谢启明同学、王健同学、邓俊欣同学、潘君同学、赵捷同学等番禺班所有伙伴的一路陪伴。流年笑掷,未来可期。在接下来的日子,期许收获“学业的硕果“和”活在当下的富足“,争取每一天都过得比前一天更充满爱与能量,同时祝愿泰祺的同学们选对方向,竭尽全力,收获佳绩!